允许我为B站的年轻人说几句话
“那些口口声声‘一代不如一代’的人,应该看着你们。”
这是何冰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的演讲《后浪》开头的一句话。这也是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。
昨天,我们的朋友圈被这条视频刷屏了。
年轻人、后浪、不惑于自己想要什么、选择的权利……年轻人的画像在演讲中不断展开、丰富,这一代的年轻人,真的跟想象中不一样。
其实在B站,你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年轻人。
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年轻人:笑点很低,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一戳就笑到停不下来;
喜欢用新词,经常会说一些你没听过,但是周围人一听就笑的词;
看问题非常开放,双手赞成林黛玉和伏地魔的百年好合;
什么都能聊两句,从日语发音到电脑组装再到病毒的传播机制,什么都爱聊两句……
那ta很可能就是一个混迹B站的常客。
B站,一个78%的用户年龄在18-35岁之间的年轻人社区[1]。但是,也有许多大龄青年对这里爱不释手。一开始,B站可能是因为用户而显得年轻,但现在,它自身已经具备了能让人重返青春的魔力。
能玩爱闹,又总是开放包容想探索新事物,这是用户长期浸泡在B站里被训练出的能力——我们一般管这样的状态,叫做“年轻”。
如果你是一个被岁月荼毒的“心理中老年人”,羡慕这样的人生。却想入坑而不得其法,那你可能就需要这份《B站漫游指南》。
跟上年轻人话题
从弹幕开始
只要进入B站,随便打开任何一个视频,你最先看到的可能都不是视频画面,而是弹幕。
在弹幕最多的视频上,你可能连画面都看不到。
这是B站UP主在2011年上传的动漫《银魂》片段,至今已有超过1000万的播放。刷屏的这句“立誓今生尊你为王,用我热血为你封疆”,今天看来还有着浓浓的中二味道。
但是没关系,B站的弹幕就是这样:
当一句话被大家都接受时,它就会成为一种“文化符号”,懂了它,相当于有了入坑前的身份识别。
而弹幕作为B站特有的文化,你需要沉浸在这里很久,才能明白其中含义。
当你看到“火钳刘明”,不要怕,没有人叫刘明,这只是说明这个视频会火,大家纷纷“火前留名”。
当你看到“阿伟死了”,也不要怕,没有阿伟,只是这段视频太震撼了,震撼到“啊我死了”(awsl可以通用)。
导致阿伟乱葬的罪魁祸首之一
弹幕还会频繁且不间断地记录各个时期的网络热点(烂梗)。
你正在好好地看1986版的《西游记》,弹幕上就刷起了“开花”;
你在看2013版的《西游·降魔篇》,弹幕上刷的是“肾虚公子”、“多人运动 ”;
你也可能在随便哪个视频里都看到有人在刷“奥利给”……
这些,都是在B站上发扬光大的流行词,甚至成了一段时间内年轻人的接头暗号。
很多人会看不上流行词,觉得这是对语言的污染。其实恰恰相反,流行词是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,增加了新的词汇和表达,这样我们的语言才能适应时代变化。
《咬文嚼字》杂志每年都会总结当年的流行语,2009年的“秒杀”,2010年的“拼爹”,2011年的“卖萌”、“吐槽”,2012年的“高富帅”,2013年的“奇葩”,2014年的“高大上”、“萌萌哒”……[2]
流行的也可以是经典的。这些词没有迅速凋敝,而是成了我们日常词语的一部分。今天没有一个网店店主不会说“秒杀”,没有一个网友不会用“吐槽”。
同样,经典的也可以变成流行的。
《后浪》中有句话这样总结B站的年轻人: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,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。
这句话用在弹幕上也合适。
B站弹幕上的很多流行金句,都来自经典影视。比如雪姨的“你有本事开门呐”,《叶问》中那句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”。上了B站才知道,原来年轻人还这么喜欢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……
弹幕也可以走出国门。有网友甚至编写了弹幕翻译的代码,可以将视频中的弹幕翻译成日文,刷视频的时候也不放过弹幕。
弹幕将流行的文化,凝练成可以留下的文化。
有非常多流行词语,发源于B站,成熟于弹幕,其中一些在当下还会被经常使用。
比如:涨姿势、前方高能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、渣渣、我开始方了、互相伤害、早已看穿了一切……
想要评价一个严肃搞笑视频,最精准的语言就是“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”,想要表达自己的世事洞明,还有什么比“早已看穿了一切”更直接。
弹幕不仅留下了流行词,还为影片留下了珍贵的“野生字幕”和独特见解。
我们开头提到的刷满屏的《银魂》,如果只留下底部弹幕,你会看到清晰的画面和志愿用户们为视频加上的免费字幕和讲解。
人的情感与付出在这里被凝结,成了无数年轻人热爱这里的理由。
读懂多元文化
从鬼畜开始
看懂了弹幕,你其实就拿到了B站年轻人的接头暗号。
但是,要想更进一步探索B站,一定要去鬼畜区。因为很多弹幕流行词,就是从鬼畜区走出来的。
鬼畜,简单来讲,是通过视频剪辑把重复画面组合成的一段节奏的视频。
如果你觉得这个解释比较难懂的话,可以想想20年前播出的《西游记后传》,悟空踢腿都要三次起算,在很多B站用户看来,这算是鬼畜先锋了。
当然,真正的鬼畜文化,绝对不是为了拉时长和重复,在B站UP主的演绎下,鬼畜已经变成独具体系的创作方式。
比如最近在B站上有230万播放的《家有神探》,就是通过剪辑《家有儿女》以及宋丹丹的视频,完成了一个全新的侦探故事。
在这个故事里,刘星发现妈妈已经三个月不回家,爸妈吵过架,有神秘男子给妈妈送花,于是怀疑妈妈是否出轨,结果一番侦探下来,发现原来妈妈这三个月去了武汉支援。
不管是从剧情的完整度、情节的跌宕起伏,还是最后的立意,都让人感慨,鬼畜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鬼畜了。
一度在全网讨论的“赵本山劝导小丑”,也出自B站。
来自哥谭市的小丑正垂头丧气地哭,马大帅看着他颓废的样子开始劝他,“你过去那头型呢,你得支棱起来啊”,“上大街上遛一遛,扭一会大秧歌”……
故事的走向于是就变成了小丑在东北二人转的节奏下跳起舞来,一改先前的颓丧。
这样的再创造,让《小丑》和马大帅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
《小丑》电影本身有极强的现实讽刺,它表达的是边缘人群在社会中的挣扎,在痛苦的底层挣扎中反思社会的冷漠,是极具西方批判意识的电影。
而马大帅同样是出自底层,在逆境中摸爬滚打,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学。为了挣钱,马大帅会去街头拉二胡卖艺、去澡堂搓澡,他对周围的人始终给予最大善意。
让东北老哥马大帅劝慰小丑,是东西方两种价值观的跨时空对话。坚韧、豁达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电影剪接在一起,已经不仅仅是搞笑,而是体现了更高级的喜剧创作理念。
对经典作品的再创作,是艺术创作中永恒的母题之一。我们最熟知的《大话西游》,就是对《西游记》中人物进行再创作。
优秀的再创作,有时候甚至能提升原作品的内涵与深度。
比如在1994版的《三国演义》电视剧中,有一段讲魏、蜀会兵,魏国的司徒王朗想要说服诸葛亮投降,结果反被诸葛亮痛斥,王朗理屈气短,摔死在马下。一句“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”让这段视频成了鬼畜区的常客。
在B站UP主的再创作下,“骂王朗”更成了对古代政治、正义的思考。
在原版视频中,王朗劝降诸葛亮,是因为魏强大,投降魏是顺应天理;而诸葛亮驳斥道,乱臣当道,蜀汉才是正统。一个回合即出胜负,辩论的是皇位正统的问题。
而在B站鬼畜视频《此物天下绝响》中,诸葛亮与王朗进行了多个回合的辩论。
王朗指责诸葛亮,蜀国征战,导致百姓无法安居,并以“为了天下”之名讨伐诸葛亮,诸葛亮则说,蜀地法律公正,选贤举能,这样的国家才是好的。
在王朗看来,“我法虽乱,却无饥荒”,“百姓吃饱,便是天下”。而诸葛亮却指出,魏国“奴役平民,扼杀寒门”,“官位世袭,九品中正”。
这是对于国家正义的讨论。到底是制度上的公平正义更为重要,还是一时的富足更为重要,这是即便在当下仍然被广泛讨论的话题,更贴近人们对正义的想象。
不断创造更新的鬼畜文化,其实背后是更多元的文化、更包容的心态。在B站鬼畜区,中外角色的对话、古今名人的交谈,都可以融汇在UP主的创作中。
年轻人对经典作品的诠释,对艺术的再创作,都融入在这一最初看起来叛逆反潮流的形式中,形成了新的潮流。
找回年轻热情
从B站开始
B站还有无数的小秘密,要等着人们自己去挖掘。
你可能在首页的推荐里,看到了当红的美食博主、科普视频,享受了视觉盛宴,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全部。起码,你得往下多探索几栏。
有探索欲,才能发现B站更奇妙的地方。
你以为的科普视频,可能只是大学课堂讲课或者up主的讲解,但在B站,你可以看到用水来讲解5G原理;
你以为的音乐视频,可能只是吉他教学和钢琴教学,但在B站,你还能看到各种乐理知识,甚至是对歌曲的改编再创作,比如唢呐版的《菊次郎的夏天》。
《后浪》短片里简单地总结过用户可以在B站做什么:
自由学习一门语言,学习一门手艺,欣赏一部电影,去遥远的地方旅行……
很多人小小年纪就可以学习到各类新知识,见识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,更早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。这是年轻赋予他们的,也是探索教会他们的。
拥抱世界,探索世界。年轻人在B站中学到的,也通过他们的视频再次在B站中表达出来。看B站年轻人的视频,也是理解他们的第一步。
1954年,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·奥尔波特提出了一个理论,称之为接触假说。他认为,在适当的条件下,人际接触是减少偏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几十年来,更多深入的研究印证了这个看法[3]。
花时间和别人在一起,我们学会了理解和欣赏他们,对他们的偏见也会减少。
玩游戏不再是不务正业,电子竞技可以成为一代人的事业;喜欢漂亮也不是错,美妆博主让人们见识到了震撼的化妆技巧;外出旅行不止是为了自己,更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风景的美丽。
在B站,电子竞技是很多人为之努力的事业 / B站短片《后浪》
这些正在创作与积累的视频,不仅是年轻人的精神食粮,也是扫除上一代人对这一代人偏见的机关枪。
在B站,人们也在重新定义什么是“年轻”。
生理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人慢慢变老会有一些明显的标志:好奇心下降,信息处理能力变慢,变得更加保守[4]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更能让我们理解什么是“年轻”的,并不是年龄,而是心态。不是一个数字,而是无数品质:好奇心、包容心、谦卑的求知欲、开放的探索欲……
有个刚刚入驻B站的奶奶说,听说年轻人都在玩B站,她也来当个UP主。
这个奶奶一直都对年轻人的事物保持好奇,她学会了用智能手机,会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,会用手机打车,甚至还在老年大学里学了视频设计。
大家在弹幕上说,奶奶看起来好年轻,心态也年轻。
B站UP主@敏慈不老
你能猜到吗?她90岁了。一样可以用潮流话语,学习新的技能,和年轻人交谈。
玩B站,也总能让人感觉到年轻。在探索世界,拥抱世界的过程中,人们感觉到的激情,构成了生命的活力。
《后浪》中演员何冰说道: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、审美和价值观 / B站短片《后浪》
人们对年轻人总是寄予厚望,并不是因为年纪小就天然正确。
让世界变好的,并不是“年轻”,而是面对困难时无畏、面对挫折时坚强、面对错误可以改正、面对新事物愿意探索的“年轻的品质”。
人人都可以是年轻的。后浪奔涌带起的前进浪潮,才是人们最珍视的。
一定要给B站漫游指南做个总结的话,那就是,保持年轻的心。
[1]一线.陈睿:70后正在爱上哔哩哔哩(2019).腾讯新闻.2019-05-28
[2]梁云云.近十年流行语变化趋势研究——以2009—2019年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发布“十大流行语”为例[J].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0,33(02):75-80.
[3]Allport, G. W., Clark, K., & Pettigrew, T. (1954). The nature of prejudice.
[4]Daffner, K. R., Scinto, L. F., Weintraub, S., Guinessey, J., & Mesulam, M. M. (1994). The impact of aging on curiosity as measured by exploratory eye movements. Archives of Neurology, 51(4), 368-376.
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微信编辑 | 兰花花
图片编辑 | 程渔亮
❖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❖
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,稿费千字300到800
公众号后台回复“招聘”即可查看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观看更多精彩内容。